“故教化之行也,建首善自京师始。”首善,作为一种价值追求、一种工作标准,已融入当下北京工作的方方面面,更成为西城区践行“红墙意识”最生动的写照。
精心建设、精细管理、精准服务……西城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、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、永争一流的工作作风,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。
服务百姓:没有终点只有起点
“服务老百姓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”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说。
补短板要补到群众心坎上,既补“有没有”,也补“好不好”。西城区社会经济发达,但仍有短板。由于老城区面积比重较大,西城仍有大量平房院沿用院内的“户厕”。“有人用,没人管。”住在胡同里的张大妈回忆,“夏天味儿大,苍蝇多;冬天味儿淡了,可落脚的地儿都是冰棱子,岁数大的,上个厕所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。”
小厕所,大民生。进行“厕所革命”需要服务到位:开通服务热线,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,365天“户厕”保洁维修工作不停、检查标准不降。
“我们研发了‘户厕’综合管理智能系统,采用GPS定位、无线数据传输、感应识别等技术,实现实时报修、维修状态动态监控。”负责西城“户厕”保洁管理的北京德源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,今年,西城区将对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开发数据库,建立“户厕”长效管理机制。
生活好起来的西城人,对文化生活和精神品质有了新要求。正阳门城楼边,8栋各具特色的单体建筑与人头攒动的大栅栏融为一体,这就是被誉为北京文化新地标的北京坊。3层2500平方米、自带景观露台,透过PageOne24小时书店的窗户,天安门、商业街区……尽入眼底。回字形书区,品类书籍整齐排列;沙龙活动区,音响、投影等设施一应俱全,5000张黑胶唱片,收藏着极致的“听觉盛宴”。
“PageOne24小时书店的成功,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的结果。”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说,践行“红墙意识”,区政府搭平台、把方向、配资源、定标准、买服务,广泛联结和发动社会力量,从政府办文化变为站在群众中间服务区域文化发展。
北京砖读空间、宣阳驿站第二书房、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阅读空间……目前,西城区已形成由2个区级公共图书馆、1个青少年儿童图书馆、23家街道图书馆为骨架支撑,25个挂牌特色阅读空间为特色,流动阅读、数字阅读设施设备为补充的“书香网络”。
对待工作:没有较好只有更好
“离红墙最近的地方,工作没有较好,只有更好。”这是西城人给自己定的规矩。
上午10点半,金融街购物中心北侧的金树街上,两台环卫车正在作业,只见水雾不见尘土。“前面水车把路面灰尘冲到两侧马路牙子,后面清扫车把藏在缝隙里的灰尘扫出来。”西城区的“城市美容师”告诉记者,“全区268条主、次干道都这么干,作业面积超过845万平方米。”
举世瞩目的长安街、弯弯绕绕的胡同小巷,654家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,18片文保区……错综复杂的城市环境,使环境卫生管理成为挑战。西城区制定全国第一个“城市环境分级分类管理标准体系”:长安街两侧垃圾不落地,金融街行人可席地而坐,胡同保洁15分钟一巡回……251项标准让城市的美丽有了参照系。
把工作放在心上,把心放在工作上。为了清理小广告,环卫工梁秀云给洒水车装上了钢丝滚刷,灵感就来源于日常刷锅。太阳能保洁车、路沿石清洗装置、自动起落扁平式喷射装置……西城环卫工人自己琢磨出来的设备,不但好用,还获得了市级和国家专利。
新时代对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,西城人勇于争先。西长安街街道打通13个市级、区级垂直业务系统,创立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,通过对地区基础数据分析,摸清问题出现相对集中的区域,实现“精确治理”;通过大数据平台,街道多个社区试点专门为民办事窗口,实现“一站式”接办。
“我们正探索借助GIS地图的‘热力图’决策,构建起渣土堆积、井盖损坏、房屋漏雨、街面破损等预测模型,争取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。” 西长安街街道工委书记陈振海介绍,街道正在各社区搭建“3D院落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”,“居民的大事小情,都可以第一时间知道。平台还将对居民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梳理,便于社区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服务。”
锻造队伍:不让老实人干事人吃亏
“不让老实人吃亏,不让能干事的人吃亏”,在西城绝不是口号。
53岁被提拔为广外街道办事处主任,王书广自己没想到,但西城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了。“虽然你没找过领导,但组织认可你的工作。”2017年,王书广的履职业绩档案里这样记载:“拆违2588处近10万平方米,治理开墙打洞500多处,三项全区第一。”
“对照好干部标准,只要政治过硬,真抓实干,我们就能发现、敢使用。”区委组织部长孙仕柱说,践行“红墙意识”,选拔使用干部同样要坚持首善标准。
建立立体化的干部考察考核体系。西城区从政治素质、大局意识、协调能力、开拓创新、工作能力、合作精神、工作态度、个人修养、性格特点、突出业绩、廉洁自律、特长短板等12个方面,多角度、多层面、多维度考准考实干部。
建立优秀干部定期调研和动态发现机制。西城区注重在关键岗位、艰苦环境、重大任务和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发现、锻炼、培养、使用干部。两年多来,先后开展了后备干部、年轻干部、专业干部和一线干部等多项专题调研,通过调研共提拔、重用了145名干部。
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业绩档案。每年第一季度,收集全区各班子履职情况,结合年度考核工作收集处级领导干部个人履职业绩档案,逐年积累形成大数据。开发查询、统计、对比等功能模块,分析研判同级别、同类型处级干部的履职表现,为精准选人用人提供参考。
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。重基层、重一线、重业绩的用人导向,科学化、数字化、精细化的考察办法,营造了良好选人用人环境,实现了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。这使得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脱颖而出。“这些身处基层一线,同群众共抗风险、共度难关的党员干部,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来、顶得上去。”卢映川说。